1、小儿多动症为什么需要吃药?
行为治疗只适用于学龄前患儿,但对于6-17岁的患儿,最好药物和行为治疗联合使用,而且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基础、最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。小儿多动症的药物治疗需及早启动,且足量、足疗程。
2、什么情况下需要吃药?
学龄儿童及青少年(6-17岁):具有严重症状,并对其社会功能、学习生活及成长造成了中、重度的危害,拒绝非药物治疗或者非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。
3、吃药会不会影响孩子身体及智力发育?会不会容易产生药物依赖?
药物治疗是为了控制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的症状,保证孩子正常的生活和成长,不会降低智商;不进行药物治疗则导致孩子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,无法集中注意力参与认知活动,反倒影响孩子智力的进一步开发。不同药物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,其成瘾性也不同,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、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、药效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合并有焦虑、抽动等情况来选择药物。
小儿多动症常用药物有:中枢兴奋剂、非中枢兴奋剂等。
4、是否需要长期用药?
小儿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,只有长期治疗才能稳定控制症状,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;一段时间吃药,一段时间又不吃药会导致症状反复波动,不仅增加家长的看护负担,更会引起孩子情绪波动并对治疗失去信心,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。因此多动症患儿在上学期间和节假日都要坚持吃药,以保证最大的效果。
5、什么情况下才可以停药?
当小儿多动症的症状完全缓解,且患儿在自尊心等情绪情感方面、行为和社会功能方面得到最大的恢复至少1年以上时,才建议在患儿压力小的情况下(比如寒暑假的时候)尝试停药,但仍需严格监测患儿的反应。若仍不好转,应评估用药是否合适,需调整用药。>>>>更多问题点击咨询专家